•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司马迁司马迁 〔两汉〕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栏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 陌上桑

    李白李白 〔唐代〕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岑参岑参 〔唐代〕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昨夜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

    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

    四郊阴气闭,万里无晶光。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

  • 章台柳・寄柳氏

    韩翃韩翃 〔唐代〕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 唐雎不辱使命

    刘向刘向 〔两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别离

    陆龟蒙陆龟蒙 〔唐代〕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劒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书项王庙壁

    王象春 〔明代〕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杜甫 〔唐代〕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李白李白 〔唐代〕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 王昭君二首

    李白李白 〔唐代〕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