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度蒲津关

    李隆基 〔唐代〕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

    鸣銮下蒲坂,飞斾入秦中。

    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

    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所希常道泰,非复候𦈡同。

  • 平胡

    李隆基 〔唐代〕

    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

    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

    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

    蒙轮皆突骑,按劒尽鹰扬。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

    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

    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 赐崔日知往潞州

    李隆基 〔唐代〕

    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

    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

  • 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李隆基 〔唐代〕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

    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

    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

    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

    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

  • 李隆基 〔唐代〕

    昔见漳滨卧,言将人事违。

    今逢庆诞日,犹谓学仙归。

    棠棣花重发,鸰原鸟再飞。

    德比代云布,心如晋水清。

  • 春日出苑游瞩

    李隆基 〔唐代〕

    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

    梅花百树障去路,垂柳千条暗回津。

    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

    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

  • 途次陕州

    李隆基 〔唐代〕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

    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余让畔空。

    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李隆基 〔唐代〕

    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

    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

    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

    讲学试诵论,阡陌劝耕桑。

    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

    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

    恤惸且存老,抚弱复绥强。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

  • 温汤对雪

    李隆基 〔唐代〕

    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 诗送玄静先生赴金坛(题拟)

    李隆基 〔唐代〕

    紫府烟霞士,玄宗道德师。

    心将万籁合,志与九仙期。

    绝俗遗尘境,同人喜济时。

    访经游玉洞,敷教入瑶墀。

    茅岭追余迹,金坛赴远思。

    阴宫春旧记,阳观饬新祠。

    缅想埋双璧,长怀采五芝。

    真灵若可遇,鸾鹤伫来兹。

    (详后。

    此首又见《嘉定镇江志》卷二十)(按:《茅山志》卷二收玄宗赐李玄静先生𠡠书二十四通,此诗见第三道𠡠内。

    此𠡠书全文录如次:「𠡠。

    广陵李炼师,上清品人也。

    抗志云霞,和光代俗。

    为予修福灵迹,将赴金坛,故赋诗宠行,以美其志。

    〖诗略〗尊师抱一守中,探微昭远,能回贞洁,发挥道门。

    遂与太和先生启是仙宗,起予虔奉,崇饬灵迹,广求真经。

    则诗以宠行,物将厚意,永慰歧路,以彰礼贤也。

    所谢知。

    」又按,据同书同卷所附玄静先生等表奏,知此诗为天宝六载九月二十五日作,由高力士宣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