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诗

    江淹江淹 〔南北朝〕

    琴高游会稽,灵变竟不还。

    不还有长意,长意希童颜。

    身识本烂熳,光曜不可攀。

    方验参同契,金灶炼神丹。

    顿舍心知爱,永却平生欢。

    玉牒裁可卷,珠蕊不盈箪。

    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

    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鸾。

  • 清思诗五首 其四

    江淹江淹 〔南北朝〕

    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空闺饶远念,虚堂生夜阴。

    兹夕一何哀,明月没西林。

    世人重时暮,道士情亦深。

    愿乘青鸟翼,径出玉山岑。

  •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十

    江淹江淹 〔南北朝〕

    少年学击剑,从师至幽州。

    燕赵兵马地,唯见古时丘。

    登城望山水,平原独悠悠。

    寒暑有往来,功名安可留。

  •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五

    江淹江淹 〔南北朝〕

    阴阳不可知,鬼神惟杳冥。

    暂试武帝貌,一见李后灵。

    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

    贤圣共草昧,仁智焉足明。

    变化未有极,恍惚谁能精。

  • 还故园诗

    江淹江淹 〔南北朝〕

    汉臣泣长沙,楚客悲辰阳。

    古今虽不举,兹理亦宜伤。

    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

    北地三变露,南檐再逢霜。

    窃值寰海辟,仄见圭纬昌。

    浮云抱山川,游子御故乡。

    遽发桃花渚,适宿春风场。

    红草涵电色,绿树铄烟光。

    高歌傃关国,微叹依笙篁。

    请学碧灵草,终岁自芬芳。

  • 杂体诗三十首 其二十一 谢仆射混游览

    江淹江淹 〔南北朝〕

    信矣劳物化,忧襟未能整。

    薄言遵郊衢,总辔出台省。

    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

    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眷然惜良辰,徘徊践落景。

    卷舒虽万绪,动复归有静。

    曾是迫桑榆,岁暮从所秉。

    舟壑不可攀,忘怀寄匠郢。

  •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

    江淹江淹 〔南北朝〕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 杂三言五首 构象台

    江淹江淹 〔南北朝〕

    曰上妙兮道之精。

    道之精兮俗为名。

    名可宗兮圣风立。

    立圣风兮兹教生。

    写经记兮记图刹。

    画影象兮在丹青。

    起净法兮出西海。

    流梵音兮至索溟。

    网紫宙兮洽万品。

    冠璇寓兮济群生。

    余汩阻兮至南国。

    迹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台兮山岫。

    架半室兮江汀。

    累青杉于涧构。

    积红石于林棂。

    云八重兮七色。

    山十影兮九形。

    金灯兮江篱。

    环轩兮匝池。

    相思兮豫章。

    戴雪兮抱霜。

    栽异木而同秀。

    钟杂草而一香。

    苔藓生兮绕石户。

    莲花舒兮绣池梁。

    伊日月之寂寂。

    无人音与马迹。

    耽禅情于云径。

    守息心于端石。

    永结意于鹫山。

    长憔悴而不惜。

    百学兮异文。

    锦派兮绮分。

    珍君之言兮皦无际。

    悦子之道兮迥不群。

    澹深韵于白水。

    俨高意于浮云。

    轨贤豪于后学。

    轶望识于前文。

    兹道兮可传。

    可传兮皓然。

    挟兹心兮赴绝国。

    怀此书兮坐空山。

    空山隐辚兮穷翠崿。

    水散漫兮涵素壑。

    海外阴兮气昙昙。

    江上月兮光灼灼。

    东南出兮是一山。

    西北来兮乃双鹤。

    池中莲兮十色红。

    窗前树兮万叶落。

    四壁深兮乃泬㵳。

    左右虚兮如寂寞。

    寂寞兮山室。

    德经兮道□。

    荡魂兮刷气。

    掩忧兮静疾。

    信若人兮先觉。

    聊与子兮如一。

    巡青史之残诰。

    览朱管之遗册。

    惟鲁滨之一叟。

    信衔道而探寂。

    世艰险而多阻。

    君英明而不革。

    讲业兮齐卫。

    论精兮汴泗。

    子之说兮义已秘。

    成贾郑之雄理。

    可黄何之壮思。

    惜古人之取才。

    瞰青云而靖意。

    意恬怅兮有端。

    才嶒峻兮可观。

    宪妫禹而折法。

    袭仁谊而求安。

    不嬿婉于戚施。

    宁踸踔于马兰。

    俾后生之庶士。

    鉴明德之音翰。

    惟山中兮寂寞。

    沉忧思兮无从。

    石红青兮百叠。

    山浓淡兮万重。

    日下兮□□。

    月出兮铜峰。

    竹色兮拂户。

    水气兮绕窗。

    味哲人之遗珍。

    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门之埋名。

    怜柳子之沈道。

    书吴伯于衣袖。

    镂颜子于心抱。

    筹出处之叔仲。

    酌言默之多少。

    若妙行与上灵。

    非积学之所绍。

    至游夏以升降。

    幸砥心而勿夭。

    北山兮黛柏。

    南江兮赪石。

    赪峰兮若虹。

    黛树兮如昼。

    暮云兮十里。

    朝霞兮千尺。

    千尺兮绵绵。

    青气兮往旋。

    桐之叶兮蔽日。

    桂之枝兮刺天。

    百谷多兮泻乱波。

    杂涧饶兮鹜丛泉。

    竟长洲兮匝东岛。

    萦曲屿兮绕西山。

    山峦岏兮水环合。

    水环合兮石重沓。

    林中电兮雨冥冥。

    江上风兮木飒飒。

    盟清冷兮适潺湲。

    白云起兮吊石莲。

    客子思兮心断绝。

    心断绝兮愁无闲。

    步东池兮夜未艾。

    卧西窗兮月向山。

    引一息于魂内。

    扰百绪于眼前。

    意春兰与秋若。

    愿不绝于江边。

    伯鸾兮已远。

    名山兮不返。

    逮绀草之可结。

    及朱华之未晚。

    緤余马于椒阿。

    漾余舟于沙衍。

    临星朏兮树暗。

    看日烁兮霞浅。

    浅霞兮驳云。

    一合兮一分。

    映壑兮为饰。

    缀涧兮成文。

    碧色兮婉转。

    丹秀兮芬蒀。

    深林寂以窈窈。

    上猿狖之所群。

    群猿兮聒山。

    大林兮蔽天。

    枫岫兮筠岭。

    兰畹兮芝田。

    紫蒲兮光水。

    红荷兮艳泉。

    香枝兮嫩叶。

    翡累兮翠叠。

    非郢路之辽远。

    实寸忧之相接。

    欷美人于心底。

    愿山与川之可涉。

    若溘死于汀潭。

    哀时命而自惬。

  • 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

    江淹江淹 〔南北朝〕

    江皋桐始华,敛衣望边亭。

    平原何寂寂,岛暮兰紫茎。

    芬披好草合,流烂新光生。

    冰雪徒皦洁,此焉空守贞。

    暮意歌上眷,怅哉望佳人。

    揽洲之宿莽,命为瑶桂因。

    观书术不变,学古道恒真。

    若作商山客,寄谢丹水滨。

  • 悼室人诗十首 其二

    江淹江淹 〔南北朝〕

    适见叶萧条,已复花庵郁。

    帐里春风荡,檐前还燕拂。

    垂涕视去景,摧心向徂物。

    今悲辄流涕,昔欢常飘忽。

    幽情一不弭,守叹谁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