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严羽〔宋代〕

    (一一九二?~一二四五?),字仪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

    一生隠居不仕,曾浪迹江、楚等地,为戴复古所奖重。

    以《沧浪诗话》著称于世。

    诗多散逸,邑人李南叙收录其诗及诗话为《沧浪吟》,度宗咸淳间黄公绍序而传之。

    另有评点《李太白诗集》二十二卷行世。

    事见本集,参王士博《严羽的生平》(载《文学遗产》一九八五年第四期),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有传。

     严羽诗,以《适园丛书·沧浪严先生吟卷》为底本。

    校以明正德丙子林俊序本(简称林序本)、正德庚辰尹嗣忠刻本(简称尹本)、正德胡重器覆刻本(简称胡本)、怡兰堂藏夏大夏重校本(简称夏校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明嘉靖清省堂本、清鲍廷博据元本手校本(简称鲍校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曾几〔宋代〕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赵汝〔宋代〕

    字参晦,号霞山,又号退斋。

    商王元份后裔。

    有今辑本《退斋词》。

    谢枋得

    谢枋得〔宋代〕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韩淲〔宋代〕

    (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

    元吉子。

    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

    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

    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

    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

    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

    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为底本。

    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刘过

    刘过〔宋代〕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赵师秀〔宋代〕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程颢〔宋代〕

    (一○三二~一○八五),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

    历鄠县、上元主簿,泽州晋城令。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以吕公著荐,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

    三年,因与新法不合,恳求外任,除权发遣京西路提点刑狱,固辞,改差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

    七年,监西京洛河抽税竹木务。

    元蚟元年(一○七八)知扶沟县。

    三年,罢归居洛讲学。

    六年,监汝州酒税。

    八年,哲宗立,召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理学奠基人,早年从周敦颐学,世并称二程。

    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门人整理其日常讲录、经说等,后人与程颐著作同编入《二程全书》。

    《宋史》卷四二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四、《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一有传。

     程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八年陈宣刻本(简称弘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万历二十年蒋春芳刻本(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同治十年涂宗瀛六安求我斋刻本(简称涂本),并从《后村千家诗》等书辑得集外诗三首,合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