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宋代〕

    (一○二三~一○八九),字贡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与兄敞同举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历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国子监直讲。

    神宗熙宁中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

    因考试开封举人时与同院官争执,为御史所劾,又因致书王安石反对青苗法,贬泰州通判。

    迁知曹州,为京东转运使,知兖、亳二州。

    吴居厚代京东转运使,奉行新法,追咎攽在职废弛,贬监衡州盐仓。

    哲宗即位,起居襄州,入为秘书少监,以疾求知蔡州。

    在蔡数月,召拜中书舍人。

    元祐四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三),年六十七。

    刘攽精邃经学、史学,《宋史》本传称著书百卷(《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作六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载,辑为《彭城集》四十卷(其中诗十六卷)。

    《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刘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聚珍版,聚珍版原书卷一一、一六有残缺)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七卷。

    翁卷

    翁卷〔宋代〕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释道真〔宋代〕

    真,俗姓张,出家于沙州(今甘肃敦煌)三界寺(敦煌遗书斯坦因三一四七)。

    十九岁修习《佛名经》(北京图书馆柰字八八)。

    后唐长兴五年(九三四)为比丘,编《三界寺藏内经论目录》(敦煌研究院三四五)。

    后汉干祐元年(九四八)为三界寺观音院主,重修敦煌莫高窟南大像北一所古窟。

    三年,为沙州释门僧政。

    后周显德三年(九五六)始授徒施戒(斯坦因三四七)。

    宋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任沙州都僧录(斯坦因四九一五),卒于任。

    敦煌遗书保存其书启残件二件,文二篇,诗六首。

    今录诗六首。

    吴龙翰〔宋代〕

    暂无简介
    刘克庄

    刘克庄〔宋代〕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李鼐〔宋代〕

    字仲镇,号懒窝(《天台续集别编》卷五),宣城(今安徽宣州)人。

    宏子。

    高宗绍兴初官都昌尉。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知溧阳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

    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左朝请大夫致仕李公(宏)墓志铭》。

    今录诗三首。

    张道洽〔宋代〕

    洽(一二○五~一二六八),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

    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

    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

    五年卒,年六十四。

    有《实斋花诗》四卷(《千顷堂书目》),已佚。

    清吴允嘉抄《南宋群贤小集》中存《梅花诗》一卷。

    事见《桐江集》卷一《张泽民诗集序》、《瀛奎律髓》卷二○。

     张道洽诗,据《瀛奎律髓》卷二○及《宋百家诗存》等书所录,去其重复,合编为一卷。

    陈人杰

    陈人杰〔宋代〕

    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朱熹

    朱熹〔宋代〕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范仲淹

    范仲淹〔宋代〕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