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涉〔唐代〕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窦叔向〔唐代〕

    向,字遗直,京兆人。

    代宗时,常衮为相,引为左拾遗、内供奉。

    衮贬,出为溧水令。

    五子群、常、牟、庠、巩,皆工词章,有《联珠集》行于时。

    叔向工五言,名冠时辈。

    集七卷,今存诗九首。

    窦叔向,字遗直,京兆人。

    代宗时,常衮为相,引为左拾遗、内供奉。

    衮贬,出为溧水令。

    五子群、常、牟、庠、巩,皆工词章,有联珠集行于时,叔向工五言,名冠时辈。

    集七卷,今存诗九首。

    丘为〔唐代〕

    苏州嘉兴人。

    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

    累官太子右庶子,致仕,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余,母尚无恙。

    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

    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

    诗十三首。

    薛逢〔唐代〕

    字陶臣,蒲州河东人。

    会昌初,擢进士第,授为万年尉,直弘文馆,历侍御史、尚书郎。

    出为巴州刺史,复斥蓬州,寻以太常少卿召还,历给事中,迁秘书监,卒。

    集十卷,今编诗一卷。

    司空曙

    司空曙〔唐代〕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李咸用〔唐代〕

    用,与来鹏同时,工诗。

    不第,尝应辟为推官,有《披沙集》六卷,今编为三卷。

    杨巨源〔唐代〕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刘兼〔唐代〕

    长安人,官荣州刺史。

    诗一卷。

    胡震亨云:“云间朱氏得宋刻《唐百家诗》,兼集中有《长春节》诗,为宋太祖诞节,其人盖五代人而入宋者。

    王涯〔唐代〕

    字广津,太原人。

    博学,工属文。

    贞元中,擢进士,又举宏辞,调蓝田尉,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

    宪宗元和初,贬虢州司马,徙袁州刺史,以兵部员外郎召知制诰。

    再为翰林学士,累迁工部侍郎。

    涯文有雅思,永贞、元和间,训诰温丽,多所槀定。

    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寻罢,再迁吏部侍郎。

    穆宗立,出为劒南、东川节度使。

    长庆三年,入为御史大夫,迁户部尚书、盐铁转运使。

    敬宗宝历时,复出领山南西道节度使。

    文宗嗣位,召拜太常卿,以吏部尚书总盐铁,岁中,进尚书右仆射、代郡公。

    久之,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检校司空、兼门下侍郎。

    李训败,乃及祸。

    集十卷,今编诗一卷。

    张志和

    张志和〔唐代〕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