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筌〔唐代〕

    暂无简介

    李忱〔唐代〕

    宣宗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

    元和五年生,母曰孝明皇后郑氏。

    武宗会昌六年即帝位,其明年改元大中,在位十三年而卒。

    皇甫松〔唐代〕

    松,湜之子,自称檀栾子。

    诗十三首。

    皇甫松,湜之子,自称檀栾子。

    诗十三首。

    司空图

    司空图〔唐代〕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牛峤〔唐代〕

    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人,自云僧孺之孙。

    干符五年,登进士第,历官尚书郎。

    王建镇蜀,辟判官,及僭位,为给事中。

    歌诗三卷,今存六首。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人,自云僧孺之孙,干符五年,登进士第,历官尚书郎,王建镇蜀,辟判官,及僣位,为给事中,歌诗三卷,今存六首。

    牛峤(《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作「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人。

    干符五年登孙偓榜进士第。

    曾自序其集。

    有「窃慕极长吉所为歌诗,輙傚之」之语。

    今补诗一首。

    薛能〔唐代〕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李洞〔唐代〕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常建

    常建〔唐代〕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徐铉〔唐代〕

    字鼎臣,广陵人。

    十岁能属文,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仕吴为秘书郎。

    仕南唐,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归宋,为散骑常侍,坐贬卒。

    铉文思敏速,凡所撰述,往往执笔立就。

    精小学,篆隶尤工。

    集三十卷,今编诗六卷。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

    十岁能属文,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仕吴为秘书郎,仕南唐,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归宋,为散骑常侍,坐贬卒。

    铉文思敏速,凡所撰述,往往执笔立就。

    精小学,篆隶尤工。

    集三十卷,今编诗六卷。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

    仕南唐,官至吏部尚书。

    随后主李煜归宋,累官散骑常侍。

    淳化三年坐贬卒,年七十六。

    (据李昉撰《故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墓志铭》)铉精小学,尤工篆隶,与弟锴俱有名于江左。

    补诗二首并句四。

    裴说〔唐代〕

    天祐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

    诗一卷。

    裴说,与曹松、王贞白同时。

    昭宣帝天祐三年,礼部侍郎薛延珪下状元及第,官终礼部员外郎。

    补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