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作者
16 / 34页 - 朝代
叶恭绰〔近代〕
叶恭绰(1881-1968.9.16),字裕甫,又字誉虎、玉父,号遐翁、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广州番禺人,祖籍浙江余姚。祖父衍兰,字南雪。以金石、书画、文艺名世,父佩玱,字仲鸾,诗文、篆、隶靡不精究。 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早年以交通事业为己任,力行交通救国。中年以后于诗文、考古、书画、鉴赏无不精湛。搜藏历代文物,品类颇广,至为丰富,为保存国宝不遗余力。文献古籍,经其整理,保存者尤多。文字改革,尽心尽力。书法用笔运腕,独有心得,精楷、行、草体,尤擅大字榜书,雄健豪放,绰约多姿,融会碑帖,自成一家。画则松石梅兰,尤喜画竹,多取元人神韵,秀劲隽上,直写胸臆。年登八秩,先后将所藏书画、典籍、文物重器尽数捐献于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市有关机构,以垂永远,令人敬佩。叶恭绰致力艺术运动五十余年,至老不倦,是中国现代书画大师,20世纪著名文人、收藏家,重要的美术活动家和组织者。其著作甚丰,主要有《遐庵诗稿》、《遐庵清秘录》、《遐庵词》、《遐庵谈艺录》、《遐庵汇稿》、《矩园馀墨》、《历代藏经考略》、《梁代陵墓考》、《交通救国论》、《叶恭绰书画选集》、《叶恭绰画集》等。另编有《全清词钞》、《五代十国文》、《广东丛书》。
林豪〔近代〕
林豪 (1831~1918.5.13) 字卓人,号次逋,清末民初马巷厅金门人。博览史籍,能文章。清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移居台湾台北。曾为澎湖文石书院主讲,关心政事,对台湾时政利弊直言不讳。晚年归金门。著有《东瀛纪事》、《诵清堂文集》《诵清堂诗集》等,修撰《淡水厅志》及《澎湖厅志》。
孙中山〔近代〕
孙中山(1866—1925年),本名孙文,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创办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著有《孙文文集》。
刘师培〔近代〕
刘师培,(1884年-1919年),字申叔,号左盦(庵),汉族,江苏仪征人。刘贵曾之子、刘文淇曾孙。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著有论经学(以小学、左传学为主)、史学(开创近代中国学术史体)、文学(主张“六朝文”,维护扬州学派骈文之文统)专著七十四种。收入民国二十三年(1934)宁武南氏刊本《刘申叔先生遗书》。该本号称最善,然时值日本扶植满洲国,刘师培于《民报》时期所撰论满洲非中国种族之文字俱被刊落,又早期刊发于报刊之文字,失收亦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