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元代〕

    (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

    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

    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

    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

    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

    著有《晞髪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

    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曹德〔元代〕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剡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名声大噪。

    胡奎〔元代〕

    元明间浙江海宁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卢挚

    卢挚〔元代〕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忽思慧〔元代〕

    暂无简介

    陈深〔元代〕

    (一二六○~一三四四),字子微,号清全,吴(今江苏吴县)人。

    宋末习举子业。

    宋亡,笃志古学,闭门著书,精于书法。

    弟子甚众,学者称宁极先生。

    元文宗天历间以能书荐,不出。

    有《读春秋编》、《宁极斋稿》。

    事见《吴下冢墓遗文》卷二陈植《先人圹志》,明正德《姑苏志》卷五五有传。

     陈深诗,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鲍廷博家抄本(简称鲍本,藏北京图书馆),编为一卷。

    白朴

    白朴〔元代〕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张玉娘〔元代〕

    娘,字若琼,号一贞居士,松阳(今属浙江)人。

    适沈佺,未婚,夫早死(本集卷下《哭沈生》)。

    玉娘宋亡后尚存世(本集卷上《王将军墓》序),未几亦卒,年二十八。

    有《兰雪集》二卷。

    事见本集附明王诏《张玉娘传》。

     张玉娘诗,以李氏宜秋馆据曲阜孔氏藏旧钞本校刊本为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松阳县刊本(简称松本)。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虞集〔元代〕

    暂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