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汝言〔宋代〕

    言(一○○六~?),字君从。

    曾官司封郎中。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与司马光、富弼、文彦博等为洛阳耆英会,各赋诗,时年七十七。

    事见《司马文正公文集》卷六五《洛中耆英会序》。

    今录诗二首。

    罗孟郊〔宋代〕

    郊,字耕甫,号休休,兴宁(今属广东)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

    累官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终年七十。

    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有传。

    唐询〔宋代〕

    (一○○五~一○六四),字彦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仁宗天圣中进士,知长兴县,历归、庐、湖诸州。

    迁江西、福建、江东等路转运使。

    入为知制诰,又出知苏、杭、青等州。

    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彭城集》卷三八《唐公墓志铭》)。

    有文集三十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五谓二十卷),已佚,今存《杏花村集》一卷(其中《华亭十咏》诗不完整)。

    《宋史》卷三○三、《咸淳临安志》卷六五有传。

     唐询诗,据《绍熙云间志》、《两宋名贤小集》卷六○、《杏花村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会稽掇英总集》等共录得十七首。

    王銮〔宋代〕

    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胡则致仕归乡,銮有诗送之(《胡正惠公集》附录)。

    施昌言〔宋代〕

    言(?~一○六四),字正臣,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

    仁宗时进士(明万历《通州志》卷一)。

    通判滁州,迁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

    后历知州府。

    英宗治平元年,知越州,卒(《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释本逸〔宋代〕

    逸,住东京智海寺,称本逸正觉禅师。

    为开先暹禅师法嗣,青原下十世。

    《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今录偈三首。

    赵师民〔宋代〕

    民,字周翰,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

    仁宗天圣末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五),孙奭辟兖州说书,领诸城主簿。

    年五十来京师,庞籍、韩琦等荐为国子监直讲。

    庆历二年(一○四一)以著作佐郎为宗正寺主簿加崇文院检讨为崇政殿说书(同上书),迁宗正丞。

    累迁天章阁待制,同判宗正寺。

    皇祐五年(一○五三),除龙图阁直学士,知耀州(同上书卷一七五)。

    三迁刑部郎中,复领宗正。

    卒,年六十九(《东都事略》卷六○)。

    有集三十卷,已佚。

    《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皇甫泌〔宋代〕

    泌,仁宗天圣十年(一○三二)以屯田员外郎知婺州(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一)。

    庆历间为河北转运使,知泽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二、一六三)。

    皇祐三年(一○五一),知江宁府(《景定建康志》卷一三)。

    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工部侍郎致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

    今录诗二首。

    卢氏〔宋代〕

    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能作墨竹,梅尧臣有《墨竹》诗题之。

    事见《图绘宝鉴》卷三。

    刘三嘏〔宋代〕

    嘏,河间(今属河北)人。

    慎行子。

    辽圣宗时进士,为驸马都尉,与公主不谐。

    宋仁宗庆历中奔宋,遣归,遭禁锢(《儒林公议》卷下,《辽史》谓“归杀之”)。

    事见《辽史》卷八六《刘六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