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1985 / 2911页 - 朝代
知和庵主〔宋代〕
庵主(?~一一二五),俗姓张,苏州玉峰(今上海嘉定)人。
哲宗元符间,抵雪窦中峰、栖云两庵,后住庆元府二灵。
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应干禅师法嗣。
徽宗宣和七年卒。
《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鲍朝宾〔宋代〕
宾,永嘉(今属浙江)人。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以通直郎权知永州,寻除两浙提举,改淮南东路(《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九)。
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以朝奉郎知湖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
释智才〔宋代〕
才(一○六七~一一三八),俗姓施,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早年侍佛鉴。
至黄龙,参死心禅师。
后住岳麓,丛林呼为才苏噜。
又迁龙牙,住十三载。
再迁住云溪。
高宗绍兴八年卒,年七十二。
为南岳下十五世,太平慧懃佛鉴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今录偈四首。
刘韐〔宋代〕
(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
调丰城尉、陇城令。
迁陕西转运使,擢集贤殿修撰。
徽宗宣和初,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
四年(一一二二),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
五年,知建州,改福州。
寻知荆南。
复守真定。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充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继除京城四壁守御使。
京城不守,遣使金营,金人欲用之,不屈,于靖康二年自缢死,年六十一。
高宗建炎初赠资政殿大学士,谥忠显。
事见《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今录诗二首。
黄葆光〔宋代〕
光(一○六七~一一二四),字元晖,黟县(今属安徽)人。
徽宗崇宁中从使高丽,补将仕郎。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吏部铨试优等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五),调齐州司理参军。
三年,召为太学博士,迁校书郎、监察御史、左司谏,因触犯蔡京,徙符宝郎。
翌年擢侍御史。
政和末,因上书再忤蔡京,贬知立山县,未几即昭州安置。
京致仕,召为职方员外郎。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知处州,阅二岁,除直秘阁,卒,年五十八。
《东都事略》卷一○五、《新安志》卷七、《宋史》卷三四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