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玉案・三年宋玉墙东畔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三年宋玉墙东畔。

    怪相见、常低面。

    一曲文君芳心乱。

    匆匆依旧,吹散,月淡梨花馆。

    秋娘苦妒浮金盏。

    漏些子堪猜是娇盼。

    归去相思肠应断。

    五更无寐,一怀好事,依旧蓝桥远。

  • 清平乐・炎天畏景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炎天畏景。

    午漏那堪永。

    何苦相仍愁簿领。

    短壑清溪牵兴。

    瑶台月下曾逢。

    何由却睹冰容。

    一笑为驱烦暑,故人元是清风。

  • 上林春?一落萦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天惜中秋,三夜淡云,占得今宵明月。

    孟陬岁好,金风气爽,清时挺生贤哲。

    相门出相,算锺庆、自应累叶。

    乍归来,暂燕处,共仰赤松高辙。

    想人生、会须自悦。

    浮云事,笑里尊前休说。

    旧有衮衣,公归未晚,千岁盛明时节。

    命圭相印,看重赏、晋公勋业。

    济生灵,共富寿,海山天阔。

  • 尾犯・庐山小隐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庐山小隐。

    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

    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馀韵。

    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

    想群仙,呼我应远,怪来须丝垂镜。

    海上云车回轫。

    少姑传、金母信。

    森翠裾琼佩,落日初霞,纷纭相映。

    谁见壶中景。

    花洞里、杳然渔艇。

    别是个、潇洒乾坤,世情尘土休问。

  •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 其二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省中共幞青绫出,关内同驱五马行。

    何许书来一千里,西风淮上泪纵横。

  • 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扁舟又过楚江东,庐阜霜晴翠埽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会观沙界无华处,何必茅斋是梦中。

    已悟三生旧知识,不因天竺寺前逢。

  • 离亭宴・丹府黄香堪笑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丹府黄香堪笑。

    章台坠鞭年少。

    细雨春风花落处,醉里中人传诏。

    却上五湖船,悲歌楚狂同调。

    青草荆江波渺。

    香炉紫霄簪小。

    人去江山长依旧,幼妇空传辞妙。

    洒泪作招魂,枫林子规啼晓。

  • 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归去来兮,吾无以归奚以归。

    既身不足以任责,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经世,嗟吾力之莫追。

    彼辞位而灌园,岂吾今之独非。

    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而褰衣。

    我行野而视天,觉宇大而身微。

    乃矜虻蚷,止驱息奔。

    背隍筑室,面坂植门。

    三绶从褫,图书尚存。

    忘瓠落之可忧,比浮海之为樽。

    跞太初而游意,弊无极而雕颜。

    反国蜗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

    解予辔之沃濡兮,脱予舝之间关。

    识鸟鸣而物华,陶阳气以流观。

    悟息渊而消枝,亦墐户而俱还。

    惟文字之幼工,则虽老而桓桓。

    归去来兮,彼河滨之善游。

    或往学而丧生,复裹粮其安求。

    善陶生之达情,不与世兮同忧。

    实迷途其已远,惧斯人之莫畴。

    或待兔守株,或遗剑刻舟。

    虽成事之不说,聚悔逾于山丘。

    庶西方之至言,聊反闻而逆流。

    守一静而为君,亦何往而不休。

    已焉哉,一昼一夜成四时。

    子之叹川逝不留,颓光不可使东之。

    韩终王子乔,汗漫难与期。

    俯寸田之荆棘,曷不旦耘而暮耔。

    悲在堂之蟋蟀,惭不乐于唐诗。

    悟死生之如梦,亘今古而无疑。

  • 调笑?调笑令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心记。

    好心事。

    玉刻容颜眉刷翠。

    杜郎生得真男子。

    况是东家妖丽。

    眉尖春恨难凭寄。

    笑作空中唐字。

  • 南歌子・睡起临窗坐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

    春来莫卷绣帘看。

    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蓦然收袖倚栏干。

    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