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对月

    强至 〔宋代〕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 安正堂二首 其二

    强至 〔宋代〕

    飞飞燕雀倦檐牙,绣栱云楣斗彩霞。

    樽俎燕闲归相合,鼎钟勋业在王家。

    直纹惜破墙阴竹,巧笑嫌开席外花。

    今日正风传魏国,平居诗思亦无邪。

  •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 其一

    强至 〔宋代〕

    大士当年密行成,山居黄色有云生。

    黄云已共斯人去,飞阁犹为此地名。

    欲到尘埃先摆落,纵观气象亦峥嵘。

    谁云瑞应难追复,禅老而今祖意明。

  • 立春

    强至 〔宋代〕

    北风已作东风客,昨日何如今日暄。

    造化有期寻万木,阳和无迹走千门。

    土牛陌上摧花杖,玉燕钗头坠彩旛。

    独我题诗添意绪,又看残腊委冰痕。

  •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其二

    强至 〔宋代〕

    轻徭宽日力,横费惜秋毫。

    临谏天容睟,尊贤圣体劳。

    乾坤收化育,弓剑入悲号。

    十月西陵仗,愁云隔赭袍。

  • 依韵奉和经略司徒侍中上巳会兴庆池

    强至 〔宋代〕

    千载兰亭后,风流宛目前。

    竹昏烟冉冉,花泣露涟涟。

    笔落诗推将,杯行酒有仙。

    水边佳丽少,春草谩芊绵。

  • 谢三门提举辇运宋叔达郎中寄古碑杂言

    强至 〔宋代〕

    长安古名都,汉唐以来帝王宅。

    当时高冠大带接迹公卿间,声名大半文章伯。

    能书万变轶出意象外,那跼体法就常格。

    杰词精翰在处勒琬琰,从此关西富碑石。

    咸阳原头螭蟠龟负不知数,风雨皴剥尘土蚀。

    荒郊坏宇大者卧榛莽,小者老祠佛庙往往龛屋壁。

    忆初来长安,于此心颇溺。

    朝披夕购自忘倦,一纸不吝百金易。

    岂惟读辞玩点画,汉唐往事皆历历。

    始者累一以至百,今既累百至千未免广搜觅。

    古人载书兼两惧猜谤,今我车载不足更囊积。

    中郎知我有碑癖,封寄数本跨数驿。

    中郎中郎虽欲遂愚癖,愚也字学不进。

    文格不长,翻愧嗜此苦无益。

    虽然古人亦或有所嗜,又恐一朝舍此愚意无以适。

    碑乎誓将蓄汝永吾好,不已圣犹贤博奕。

  • 祠仙姑回马上作

    强至 〔宋代〕

    至和岁甲午,德音绝常轨。

    宽徭且宥罪,外复讲群祀。

    君言一朝发,人神共悦喜。

    今我官浦阳,距邑越十里。

    闻有仙姑祠,独弗识何氏。

    按图得本原,云是黄帝女。

    当年追仙游,兹地倏轻举。

    于今数千载,庙貌尚留此。

    几欲私谒款,吏事日劳止。

    遽会郡符降,奉行德音止。

    以庙隶邑境,俾我即祠所。

    诘朝叩庭下,牲体已夙庀。

    岿然重林间,楹桷极华美。

    姑一妇人焉,血食反无已。

    丹朱虽男儿,而又作尧子。

    生失四海位,没同若敖鬼。

    大夫不自立,始信徒为尔。

  • 公度惠花走笔戏谢

    强至 〔宋代〕

    二月都城未见花,不知春色落谁家。

    满盘折惠情何重,略嗅生香思已嘉。

  • 九日陪两制诸公燕赵氏园亭

    强至 〔宋代〕

    筋力追欢胜去年,不应吹帽愧华颠。

    壮心未折秋风里,笑口频开晚照边。

    学士带欺黄菊烂,侍臣绶夺紫萸鲜。

    自怜蹭蹬诸公后,一醉犹能赋此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