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乡的名句
5 / 7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
-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秋瑾《九日感赋》
-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 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于谦《立春日感怀》
-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孟浩然《他乡七夕》
-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卢纶《长安春望》
- 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 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李白《太原早秋》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秋风引》
-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贾岛《旅次朔方 / 渡桑干》
-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王安石《壬辰寒食》
-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
-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杜甫《春远 / 春运》
-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元好问《秋怀》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 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张淑芳《更漏子・秋》
-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 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李商隐《端居》
-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张九龄《西江夜行》
-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戎昱《桂州腊夜》
-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