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作者
5 / 365页 - 朝代
许敬宗〔唐代〕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戎昱〔唐代〕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权德舆〔唐代〕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后主煜〔唐代〕
字重光,南唐元宗子。
仁孝,善属文,工书画,妙于音律。
置澄心堂于内苑,引文士居其间,尝著《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典论》。
开宝中,封陇西公,赠吴王。
集十卷,诗一卷,失传,今存诗十八首。
魏征〔唐代〕
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有大志,初为太子洗马。
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检校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
征性谅直,知无不言,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之。
校辑秘省群书,及撰齐、梁、陈、周、隋诸史,序论多出其手,卒谥文贞。
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温庭筠〔唐代〕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耿𣲗〔唐代〕
字洪源,河东人。
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
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
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字洪源,河东人。
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
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
集三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