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维岩〔近代〕

    暂无简介

    苏镜潭〔近代〕

    暂无简介

    施梅樵〔近代〕

    暂无简介

    裘祖诰〔近代〕

    暂无简介
    胡适

    胡适〔近代〕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62年在台北病逝。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萧红〔近代〕

    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钱宝琮〔近代〕

    暂无简介

    吴庚〔近代〕

    暂无简介

    惺伯民〔近代〕

    暂无简介
    钱俊瑞

    钱俊瑞〔近代〕

    钱俊瑞(1908—1985),中国经济学家,江苏省无锡人;1929年参加陈翰笙领导的无锡农村经济调查工作,1933年发起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34年加入左联,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历任皖南新四军军部战地文化服务处处长,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建国初期,任北平军管会文管委主任,后历任教育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并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以及北京大学教授等职;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