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
120 / 12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甄皇后《塘上行》
-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王象春《书项王庙壁》
- 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 张翥《陌上花・有怀》
-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潘岳《悼亡诗三首》
-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纳兰性德《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 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顾德辉《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
- 江上花无语,天涯人未还。 邵亨贞《仙吕・后庭花拟古》
-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 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漱溅溅漱玉沙。 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 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萧子显《春别诗四首・其三》
-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刘向《六亲五法》
-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纳兰性德《送荪友》
-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 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孔夷《南浦・旅怀》
-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许浑《早秋三首》
-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 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黄升《鹊桥仙・春情》
-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 王沂孙《庆清朝・榴花》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杜甫《禹庙》
-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孟浩然《南归阻雪》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宋濂《阅江楼记》
- 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 汔可休而凯归,揖天吴与阳侯。 左思《三都赋》
- 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 海瑞《治安疏》
-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庾信《小园赋》
-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 ——张仲素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张仲素《燕子楼诗三首》
-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 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 李朝威《柳毅传》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李鸿章《入都》
-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秋瑾《九日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