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
110 / 12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 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王勃《送卢主簿》
- 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荀子《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宋之问《始安秋日》
-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 汤允《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陶渊明《饮酒・其七》
-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沈约《咏湖中雁》
-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潘岳《悼亡诗三首》
-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方岳《雪梅・其二》
- 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 方苞《狱中杂记》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佚名《论语七则》
-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 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 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纳兰性德《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佚名《出其东门》
- 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栖蟾《送迁客》
-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
-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
-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 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 李康《运命论》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 司马迁《陈涉世家》
- 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 司马迁《陈涉世家》
-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 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 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 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曹勋《夹竹桃花・咏题》
-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张玉娘《从军行》
-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钱嶫《悯黎咏》
- 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 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 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 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 吴文英《风入松・桂》
-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韦庄《谒金门・春漏促》
-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 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文徵明《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