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祜

(九二四~九八七),字景叔,一作叔子(《舆地纪胜》卷六九),按:祜或作祐,其字景叔,当系景慕西晋羊祜(叔子)之为人。

百衲本《宋史》本传及卷二八二《王旦传》、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并作祜,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过魏东郊》诗亦云“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故当作祜。

大名莘(今属山东)人。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历魏县、南乐二令。

入宋,拜监察御史,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

太祖干德三年(九六五),知制诰。

又加集贤院修撰,迁翰林学士(《东都事略》卷三○)。

开宝二年(九六九)权知潞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徙知襄州,移潭州。

太宗太平兴国初,知河中府。

入为中书舍人,充史馆编修。

雍熙四年十月,特拜兵部侍郎(同上书卷二八),月余卒,年六十四。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今录诗四首。

►6篇诗文

王祜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