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白

林庚白

林庚白(1897~1941),原名学衡,字凌南,又字众难,自号摩登和尚,民国时期诗人、政治人物。1897年(另有1894年、1896年之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州尾村)。幼孤早慧,由其姐抚养长成。8岁便负笈北京,一生热心政治,曾加入京津同盟会,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林庚白是南社著名诗人,有“诗怪”之称。创作诗文很多,先后编校《庚白诗存》、《庚白诗词集》,还著有《孑楼随笔》、《孑楼诗词话》等等,为南社健将。

►94篇诗文

人物生平

童年

庚白幼孤,由其姐抚养长成。7岁入私塾便能读书断句,8岁在北京读书.。宣统元年(1909年),庚白13岁,即在北京师范大学堂肄业,参加京津同盟会。

政治生涯

辛亥革命后,被推为众议院议员和非常国会秘书,并同陈模一起创立“黄花碧血”社,以暗杀手段牵制清朝余孽。又经乡人林之夏介绍参加“南社”(诗社)。

民国6年庚白为众议院秘书长,南下广州,帮助孙中山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领导护法。但后来受到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职,庚白也相逐引退,蛰居上海研究欧美文学和中国古诗,创办《长风杂志》,所撰诗文,自比于唐杜甫。他曾言:“十年前郑孝胥,今人第一,余居第二。若近数年,则尚论今古之诗,当推余第一,杜甫第二,孝胥不足道矣”。

民国21年庚白重入政界,任法院立法委员。

逝世

民国30年,庚白偕妻挈子到香港,拟创立“诗人协会”,并编撰《民国史》,但才几天,珍珠港事变,香港沦陷,不得不遁居九龙。12月19日,庚白夫妇夜归,被日军所遇。日探曾误传庚白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于是即被射杀,死于非命,年45岁。其后妻林兆丽有《祭庚白》诗:“一束鲜花供冷泉,吊君转羡得安眠。中原北去征人远,何日重来扫墓田”。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林庚白的诗文
  • 过太蕤官齐辱示近作奉酬一首

    林庚白林庚白 〔近代〕

    路转苍松肃客行,风来砌水作溪声。

    在山未觉泉先浊,蹙国难容野独清。

    尚有閒曹羁尔我,聊凭大句压忧惊。

    燹馀岂遂田间老,余智犹堪走寇兵。

  • 柬纕衡

    林庚白林庚白 〔近代〕

    去年江上我来时,酒罢高楼遗子诗。

    树又青青诗未报,酒馀惘惘国何之。

    一春岂独山河感,周岁依然雀鼠嬉。

    说与纕衡矜此意,奔流到海本多歧。

  • 竹间

    林庚白林庚白 〔近代〕

    竹间离落杂农夫,官舍参差一瓦无。

    过雨频看风日斗,沿坡惯负地山趋。

    海空战舰宁能国,寇限长江尚可图。

    百里车声千仞雾,他时留取话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