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的诗文
            
            
- 
    题林逸人水竹居巷中州逸人隐于横塘所居环树脩竹凿池以通潮汐暇日常宴坐其中与道徜徉澹如也因以水竹居自名其堂且索予长句诗就主人击节而歌歌竟请书为赠文清莫清如金塘之碧筱,澹莫澹如玉溆之澄澜。 红泉一道写天影,青林五月惊秋寒。 草堂宴坐如空寂,远过山阴子猷宅。 初疑飞梦落湘皋,彷佛苍梧起瑶瑟。 磷下苔边好濯缨,看书高枕谢浮名。 白鸥小艇沧浪调,黄鹤孤琴静夜声。 閒门永日无车骑,半榻清风兀然醉。 动处偏澄静者心,晚节方知此君意。 客来呼酒共论文,烧笋烹鱼每夕曛。 自耽老兴工长律,更喜儿郎书八分。 忆昔闻君访仙岛,壶丘员峤多灵草。 九转黄金祗浪传,数茎白发归来好。 如今高蹈隐乡山,学得刘伶善闭关。 只愁西伯非能猎,忽到滋泉水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