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

    陈杰 〔元代〕

    小春好风日,湖上足池台。

    彼美少年子,适从何处来。

    恩光被鞍马,艳丽照樽罍。

    今者不自乐,后人谁尔哀。

  • 黄鹤楼

    崔颢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陋室铭

    刘禹锡刘禹锡 〔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渔樵耕读四首

    任环 〔明代〕

    明月扁舟,芦花浅水。

    鱼无深愁,漫兴而已。

    云山砍破,挑此一肩。

    留彼新松,以待参天。

    一犁春雨,万顷秋风。

    击壤而歌,伊谁之功。

    刺股悬梁,囊萤映雪。

    达之思兼,穷亦归洁。

  • 内阁新成次大学士胡公韵・其一

    金幼孜 〔明代〕

    秘阁新开紫禁西,高甍辉映与云齐。

    娟娟碧树当窗近,霭霭晴峰入户低。

    岂有文章裨黼黻,空惭侍从列簪圭。

    朝回尽日文书静,花落閒阶鸟自啼。

  • 春日海村三首

    丁鹤年丁鹤年 〔元代〕

    地僻嚣尘远,人稀习俗淳。

    花时恒独往,随意蹋晴春。

    斑竹过头杖,乌纱折角巾。

    萧然多古意,何愧葛天民。

    门巷绝轮蹄,春深绿草齐。

    风光不相负,泉石且幽栖。

    卷幔通花气,移床避燕泥。

    时时得佳句,自向竹间题。

    每恨韶华晚,仍嗟老病催。

    闭门花落尽,隐几鸟飞回。

    引睡书千卷,消愁酒一杯。

    平生志士气,此日已成灰。

  • 吕氏春秋

    吕不韦吕不韦 〔先秦〕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 寒食舆病至城西再续去年之咏

    项安世 〔宋代〕

    冉冉飞来红杏雨,又到去年花落处。

    花今落惯已如常,莫怪春归春不语。

    却思天女染春时,弄粉调朱傅绿枝。

    只见插花人似锦,谁知当日手如龟。

  • 终南望余雪

    祖咏 〔唐代〕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师说

    韩愈韩愈 〔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