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龄

(1606—1683)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明诸生。入清,弃科举。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14篇诗文

朱鹤龄的诗文
  • 酬姜如须见寄

    朱鹤龄 〔清代〕

    支离一病叹无憀,经案绳床对绿蕉。

    猿鹤化来机渐息,芝兰焚后泪难消。

    鹿门本自甘遗散,皋里凭谁慰寂寥。

    泽芷江蓠无限恨,频传莫惜五湖遥。

  • 苦寒行

    朱鹤龄 〔清代〕

    顼帝寒威何酷烈,东南地维迸将裂。

    太湖坚冰百丈深,鱼龙潜窜重阴穴。

    千村惟见冻凝云,万顷不闻涛喷雪。

    西风日吼天地昏,估客渔翁往来绝。

    瘦日隐见无晶辉,钟山烛龙光欲歇。

    虽然阴气终回旋,可忍罢民重酸切。

    官税榜笞髓已枯,天行严凛骨还折。

    时闻艇子陷冰围,绝炊陨命鼋鼍窟。

    兼之茆屋僵赤肤,妻儿号寒忍呜咽。

    嗟乎彼苍何梦梦,水旱频仍不堪说。

    复见杀气东南行,灾沴荆吴恐仍结。

    君不见千户封五陵侠,软裘快马出京阙。

    谁信无衣叫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