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吉 〔唐代〕

    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

    (《赠隐者》。

    见《宋诗纪事》卷三引《历代吟谱》。

    按《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五作张茔诗句。

    云见地志。

    )(《增修诗话总龟》卷一引《丛苑》、《宋朝事实类苑》卷五五引《杨文公谈苑》幷载刘吉此二句诗,并云其「有诗三百首,目为《钓鼇集》,徐铉为序。

    其首篇《赠隐者》,……人多诵之」。

    《全唐诗》所收张茔,应张莹,《淳熙三山志》卷二、卷三四收此二句为其诗。

    二句似验刘作为近是。

    )。

  • 句 三

    杨徽之 〔唐代〕

    偶题嵓石云生笔,闲遶庭松露湿衣。

    (《僧舍》)。

  • 句 二

    杨徽之 〔唐代〕

    春归万年树,月满九重城(《元夜》)。

  • 赠谭先生

    杨徽之 〔唐代〕

    古观重重遶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

    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

    每听高论长生理,拟向尘中便拂衣。

    (见《瀛奎律髓》卷四十八《仙逸类》。

    此诗明李蔉所辑《宋艺圃集》作李九龄诗。

    按徽之又有《禁林䜩会之什》一首见于《翰苑群书》者,系入禋后所作,不收录。

    )。

  • 赠徐鼎臣常侍

    印粲 〔唐代〕

    不将才业暂时夸,人仰声名遍海涯。

    月满朝衣听禁漏,更阑分直扫宫花。

    谏书未上先焚稾,御笔曾传立草麻。

    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栽苇学僧家。

    (见《江南余载》卷下。

    )(〖1〗《江南余载》畧谓:徐铉为人忠厚,不以位貌骄人。

    有印粲者献诗曰〖诗不重录〗云云。

    望按:徐铉有《印秀才至舒州见寻别后寄诗依韵和》及「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则印粲于时已擢进士第矣。

    又按《历代吟谱》录印粲诗二句:「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栽苇学僧家。

    」标其题曰《赠徐鼎臣常侍》,盖此诗之末二句也。

    )。

  • 句 二

    徐铉 〔唐代〕

    钟山祠畔宿烟晴,玉涧桥边碧树春。

    (见《景定建康志》卷十八《山川志》。)

  • 又题

    段义宗 〔唐代〕

    当今积善竞修崇,七宝庄严作梵宫。

    佛日明时齐舜日,皇风清处接慈风。

    一乘妙理应难测,万刼良缘岂易穷。

    共恨尘劳非法侣,掉鞭归去夕阳中。

    (同前《鉴诫录》卷六。

    《全唐诗》亦无佚句。

    )(望按:《全唐诗》佚句卷共收段义宗佚诗六句,注云出《吟窗杂录》。

    其中「浮花」两句,即今补第一首中句;「玉排」二句,即今补第二首中句。

    另有「悬心秋夜月。

    万里照乡关」两句,实非佚句,全诗已收入《全唐诗》,署名「布燮」。

    布燮,长和国人犹言宰相也,非人名,《全唐诗》与作者名等视之,失察矣。

    句中「乡关」,《鉴谮录》作「关山」。

    日本汉学家丰田穰氏所撰《全唐诗纠谬》〖见昭和二十三年即公元一九四八年养德社刊《唐诗研究》〗一文,中曾据我国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六《布燮朝》一条,稽之《全唐诗》,谓系《全唐诗》所未收,可以补佚云云。

    此文近承日友波多)(野太郎教授函赠,即以鲍氏刻《知不足斋丛书》本《鉴诫录》校其原诗。

    畧志颠末,深以得丰田氏论文启迪之助为感。

    )。

  • 赠陈郎(题拟)

    韩熙载韩熙载 〔五代〕

    陈郎不著世儒衫,也好嬉游日笑谈。

    幸有葛巾与藜杖,从呼宫观老都监。

    (见《江南余载》卷上。

    )(〖1〗《江南余载》:陈致尧雍熟于《开元礼》,官太常博士,国之大礼,皆折衷焉。

    与韩熙载最善。

    家无儋石之储,然妾妓至数百,暇奏《霓裳羽衣》之声,颇以帷簿取讥于时。

    二人左降者数矣,熙载诗〖诗不重录〗云云。

    其厅中置大铃,大署其旁曰:「无钱雇仆,客至请挽之。

    」)。

  • 寄弟

    吕从庆 〔唐代〕

    函罢家音又拆看,添书绝句报平安。

    丰溪渔叟生涯定,明月清风一钓竿。

  • 吕从庆 〔唐代〕

    隔绝羊肠已数旬,到来春霭正盈盈。

    山神拟欲求新句,牵住衣裳不放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