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百咏・其一

    田翠竹 〔近代〕

    一曲重歌易水寒,裂眦指发泪潸潸。

    芦沟桥上如霜月,愁见胡儿入汉关。

  • 渔家傲・一夜越溪秋水满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一夜越溪秋水满。

    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

    郎船不觉来身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

    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

    无方便。

    教人只得抬娇面。

  • 初冬杂咏八首 其四

    陆游陆游 〔宋代〕

    微风蹙水靴文浪,薄日烘云卵色天。

    但恨世间闲客少,江湖底处欠渔船。

  •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孔平仲 〔宋代〕

    爹爹来密州,再岁得两子。

    牙儿秀且厚,郑郑已生齿。

    翁翁尚未见,既见想懽喜。

    广孙读书多,写字辄两纸。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虽旧识,伎俩非昔比。

    何时得团聚,尽使罗拜跪。

    婆婆到辇下,翁翁在省里。

    大婆八十五,寝膳近何似。

    爹爹与妳妳,无日不思尔。

    每到时节佳,或对饮食美。

    一一俱上心,归期当屈指。

    昨日又开炉,连天北风起。

    饮阑却萧条,举目数千里。

  • 畴依 其一○

    王柏 〔宋代〕

    生民以来,未有孔子。

    金声玉振,始终条理。

    五经之道,天地同流。

    立此人极,万世东周。

  • 七十自寿十首・其七

    戴梓 〔清代〕

    彩凤珠楼竟日閒,白杨黄鸟忽绵蛮。

    沧桑我已悲人事,富贵谁能铸世寰。

    盈尺砚田供八口,半函卷帙展衰颜。

    菜根滋味延年药,何必吹笙缑岭山。

  •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

    霍与瑕 〔明代〕

    三城处处是楼台,春望遥遥兴未灰。

    东去海门真咫尺,西临华桂亦蓬莱。

    浮云世界漂残叶,流水光阴落早梅。

    旧日盍簪诗总在,几人先上碧山隈。

    野蕨墙梅亦华筵,小炉残火更烹鲜。

    乍晴街市欢元夜,时雨农家卜有年。

    菜吐黄花金满径,桃含碧蕊玉拖烟。

    登楼极目春无限,何处鸿音来远天。

    倚栏犹自北风寒,忽忆皇都旧跨鞍。

    僻地且便新作业,有人来劝强为官。

    诗篇一一从头和,奥灶纷纷冷眼看。

    种竹南园方十亩,龙孙迟尔长千竿。

    袖手休弹一柱琴,羲皇世远少知音。

    独看银兔岩头易,三复铜人背后箴。

    春去春来千古梦,花开花落百年心。

    昼晴倘有登临兴,棋局诗囊共半岑。

    十尺楼阑三尺台,碧山绿水自周回。

    百年老树春仍媚,半亩方塘天亦开。

    漫倚南山歌白石,谁从东海问蓬莱。

    安期一去无回首,且把新醪满瓦杯。

    朱栏画艇碧波心,几被风吹雨打沉。

    晴日自除青藻尽,晚天仍系绿杨阴。

    杯盘可泛元宵月,稚子能翻白雪吟。

    喧枥散林人尚健,何时还此盍华簪。

  • 灌园

    谢薖 〔宋代〕

    春初韭争妍,秋末菘更好。

    嗟我喜蔬食,如人嗜羊枣。

    何尝厌滋味,政自乐枯槁。

    念彼蝡蠢虫,性命欲自保。

    变相惊蜊异,将糖嫌蟹躁。

    故于园日涉,莳此可食草。

    迩来秋雨余,三亩净如扫。

    畦丁犹浸灌,小瓮亦自抱。

    问许机事忘,何如汉阴老。

  • 贽高骈歌(题拟)

    无名氏 〔唐代〕

    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

    (见《南部新书》卷癸。

    )(〖1〗《南部新书》:「高骈在淮南,有贽歌者,末章云〖略〗。

    公说,乃辟为从事。

    及公遇害,有识者多嗤其言过也。

    」)。

  • 闻雁

    陶益 〔明代〕

    船上三更后,天边一雁过。

    远声闻浦口,清影落渔蓑。

    故国犹怜汝,他乡更奈何。

    因之感同气,惆怅向烟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