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词三百首的名句
15 / 17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陆叡《瑞鹤仙・湿云粘雁影》
- 乍暖还轻冷。 张先《青门引・春思》
-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张洵佳《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 还相雕梁藻井。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吴文英《鹧鸪天・化度寺作》
-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张炎《疏影・咏荷叶》
- 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 韩《浪淘沙・莫上玉楼看》
-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苏轼《贺新郎・夏景》
-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张炎《疏影・咏荷叶》
-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蒋捷《女冠子・元夕》
-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李邴《汉宫春・梅》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无名氏《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 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 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 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 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 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孔夷《南浦・旅怀》
-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 卢祖皋《宴清都・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