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徐州口占四绝
日日拖舟茫苍间,荒郊四顾但榛菅。
朝来雨歇蓬窗外,正见徐州一带山。
人说兹行恰似游,棹歌声里下徐州。
朝来独坐蓬窗底,两岸青山送去舟。
五月舟行齐鲁间,黄尘能富水能悭。
朝行汴泗交流处,巨浸家家过屋山。
放歌曾是昔年游,濯足看山坐浪头。
今日重来人不见,满天风雨过徐州。
-
对山
晨光破暝入檐间,雀乳鸠鸣意自閒。
晓睡起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
绿阴庭院鸟间间,堕絮游丝意自閒。
午睡觉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
苍茫暝色远林间,倦鸟归云意自閒。
晚酌罢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
-
次木斋阁老见寄之韵
行年七十又加三,俯仰乾坤幸免惭。
世有篯铿方我老,坐无鲍叔共谁谈。
夕阳溪壑翠尤茜,晓雨园林绿正覃。
还拟西湖为胜集,已拚沽酒典朝衫。
才说迎春又送春,纷纷红紫几番新。
谁云海内无知己,且喜尊中有圣人。
瘦似维摩还示病,乐如原宪不妨贫。
山人自合山中老,出处无烦问大钧。
-
和林都宪见素侍用见寄之韵三首
止足平生不愿馀,肯将道义负心初。
诗传元白邮应困,门引邹枚席尚虚。
甲第又承三世学,皂囊曾草万言书。
交游海内知多少,尺牍何人问隐居。
俯仰乾坤思有馀,民风渐降已非初。
东都气节真堪重,西晋风流好是虚。
慷慨有怀公揽辔,残生无用我耽书。
七闽风月谁收管,多在云庄一亩居。
夔蚿谁欠复谁馀,门掩青山过雨初。
独树春归花意闹,九天云尽月轮虚。
怀人不见颐空拄,得句无言手自书。
寂寂荒村断来屦,洞天真作野人居。
-
山行三首・天平
濯缨重向白云泉,曲磴幽林诘屈穿。
驳落残碑犹可读,坡陀巨石自堪眠。
俯临尘世三千界,仰见龙门尺五天。
此地频来殊有意,肯教忧乐负前贤。
浮云过尽碧天高,把酒层峰气倍豪。
明月一年当此夜,旷怀千古属吾曹。
琼楼玉宇身亲到,香径琴台首独搔。
天柱峰头那似此,淋漓醉墨涴宫袍。
夫差霸业今何在,香径琴台鹿自游。
天际青山还故国,夜深明月有荒丘。
涛声不尽英雄恨,草色犹含粉黛羞。
莫为吴宫多怅望,今来古往总悠悠。
-
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
迂癖平生不受针,两迂相合作同襟。
伤哉贾氏清时泪,皭若杨公莫夜心。
郢质既亡谁为斲,伯牙虽在罢弹琴。
高坡门巷西州路,短笛斜阳落叶深。
落日船头见素帷,梦中昨夜哭君时。
交游四海今谁在,心事平生我最知。
博失郑侨疑莫问,直怀叔向泪空垂。
临终老眼犹能视,免得区区谏用尸。
壮气胸中屼不平,九原埋骨尚峥嵘。
抗章未请朱云剑,属纩仍全子路缨。
坐上直言常骇俗,暗中清节不求名。
奸谀未死君先化,史钺何年地下成。
-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望海亭
方岩缺处著幽亭,岌嶪多应负巨灵。
弱水蓬莱真可到,天台雁宕亦分停。
鲎为帆起当窗见,潮作风来吹酒醒。
我欲更从高处望,齐州九点雾中青。
亭上悠然坐见山,东西回合隐如环。
悬崖有路神先往,丛桂无言手自攀。
理到静中应自得,事于身外不相关。
金堂玉室分明在,何事高人去不还。
池边小立驻幽芳,异品真疑是乐浪。
沙鸟自鸣还自歇,野人相见旋相忘。
撷来浅濑和云煮,归去倾筐带月湘。
欲献吾皇还自愧,蓼花蘋叶委秋霜。
-
哭逊之振之兄三首
吾生终鲜甚,尚赖两三君。
故国多时别,凶音隔岁闻。
天涯相顾影,日暮独怀群。
南望无穷泪,青山空白云。
饯送望亭驿,栖迟震泽堧。
回思如昨日,少别遂终天。
转觉人生隘,空滋客泪悬。
小楼风雨夜,不忍读残篇。
少小嬉游熟,中年隔绝多。
兄今长已矣,吾此复如何。
书至犹疑信,悲来欲啸歌。
惟馀寸心在,岁晚谅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