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云宫
道人西蜀来,自谓八万岁。
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真风度万劫,神仙邈相继。
灵岫摩天空,鸟道入云际。
石罅紫苔封,泉泓墨龙憇。
碧桃花未开,白鹿迹已逝。
春风撼山馆,急雪舞林底。
涤除衣上尘,刮尽眼中瞖。
何当赠刀圭,岂复便俗吏。
吾不学李宽,盗名职嘲戏。
(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江西通志》卷一四七、同治十二年刊萧浚兰纂《瑞州府志》卷二一。
)。
-
赠方干
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
(见王定保《唐摭言》卷四)(〖1〗《摭言》云:「李频师方干,后频及第,诗僧清越赠干诗云〖略〗。
」《全唐诗》卷六五三误将二句收归方干,题作《寄李频及第》,今改正。
又:《全唐诗》卷八二九据《禅月集》卷八收贯休《赠方干》一首,其三、四句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与清越二句几全同。
考李频为大中八年进士,《全唐文》收清越一文,大中十三年作,时正相合。
疑贯休同清越句入诗以赠方干,或清越为贯休早年所用之法名,识此俟考详。
)。
-
赠舍弟
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
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
早驱风雨知龙圣,饿食鱼虾觉虎羞。
袖里镆铘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闲休。
(《才调集》卷九)(按:《全唐诗》卷五六四误收此诗于宇兄牢名下,今为改正重录。
)。
-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
应笑内兄年六十,郡城闲坐养霜毛。
(见《樊川文集·外集》)(按:此诗自宋时起,即收杜牧名下。
胡震亨《唐音戊签》一〖《统签》卷五六二〗云:「按牧之卒年五十,此云六十,或非牧诗也。
」其说是。
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录》引后二句诗后云:「如谓内兄指被送者而言,则牧既为杜十三,其内兄〖即妻兄〗断不能为杜十三。
如曰诗题『杜十三』错误,亦有疑问,因牧卒时年仅五十一,若牧尚未还京,行年更不及五十,诗苟牧自作,断不至如此荒唐。
故对此诗之较合理解释,当是送者乃牧内兄之为郡守者,后人不求甚解,将此诗混入《樊川集》内也。
」今按:《樊川文集》卷四有《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知作者即此人。
《全唐诗》卷五二四误收杜牧名下,今为移正。
又,杜牧《自撰墓志铭》称妻裴氏,未言另有崔氏妻。
《樊川文集》卷九有其妻兄裴希颜墓志,希颜仕履未至州牧,姑存疑。
)。
-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
右相历兵署,四松皆手栽。
𣃁时惊鹤去,移处带云来。
根倍双桐植,花分八桂开。
生成造化力,长作栋梁材。
岂羡兰依省,犹嫌栢占台。
出楼终百尺,入梦已三台。
幽韵和宫漏,余香度酒杯。
拂冠枝上雪,染履影中苔。
高位相承地,新诗寡和才。
何由比萝蔓,攀附在条[枚](枝)。
(从《全唐诗》卷四八八改。
见《文苑英华》卷三二四)(按:《全唐诗》卷四八八收此诗作陶雍诗,系雍陶之误,今据中华书局影印本《文苑英华》新编目录移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