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名句
41 / 43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 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僧定渚《咏鹦鹉》
-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 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 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欧阳修《画地学书》
-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 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 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秦观《满庭芳・咏茶》
- 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 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 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周邦彦《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
-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赵元镇《寒食书事》
-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 赵恒《劝学诗》
-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 孔平仲《娘子军》
- 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 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 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 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李邴《汉宫春・梅》
- 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张元干《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 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 秦观《龙井题名记》
-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苏轼《贾谊论》
-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 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 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孔夷《南浦・旅怀》
-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 王沂孙《庆清朝・榴花》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 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稼说送张琥》
- 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辛弃疾《鹊桥仙・送粉卿行》
-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 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黄升《鹊桥仙・春情》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