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合列表

  •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创作的并被南朝萧统选录编入《文选》的十九首诗的统称。《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 四大名著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 九思

    《九思》和王褒《九怀》、刘向《九叹》一样,也是代屈原抒发忧愤,表达自己思念的一组文章,作者为汉代的王逸。 

    《九思》由《逢尤》《怨上》《疾世》《悯上》《遭厄》《悼乱》《伤时》《哀岁》《守志》九篇诗歌组成。其中《逢尤》《遭厄》主要写屈原受到的迫害,以及屈原内心的悲愤;《怨上》主要写屈原对君王的怨恨和希冀;《悯上》主要表达作者对屈原的怜悯同情;《疾世》《悼乱》则痛斥屈原所处的混乱时世;《伤时》《哀岁》以季节变化、时光流逝来象征屈原的焦虑和恐慌;《守志》是篇末总结,用想象为屈原描绘了一幅光明灿烂的天上清明之境,体现出屈原深埋在心底的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 南唐二主词

    《南唐二主词》,系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撰。约成书于南宋,后世续有辑补,又有后人编写了各种版本。

    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是中国词史上极少数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普遍喜爱的词人。其词突破五代花间词堆金砌玉的壁垒,前者多用比兴,妙能沉郁,后者全用赋体,超放自然,丝毫没有情感的做作。尤其是李煜,后期遭遇亡国之痛,词作纯从血泪中迸出,绝少雕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 楚辞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 九怀

    《楚辞》篇名。汉代王褒所作。追思屈原之作。计《匡机》、《通路》、《危俊》、《昭世》、《尊嘉》、《蓄英》、《思忠》、《陶壅》、《株昭》九章。

  • 曹操诗集

    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其文学成就, 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 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