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剑侠图

    〔清代〕

    《雍正剑侠图》又名《童林传》,是清末民初评书名家常杰淼创作的长篇短打侠义评书,主要讲述了童林别开天地,最终创立无极门的故事。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天津等地表演,收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可谓轰动一时。书中有大量真实的武术、江湖绿林道描写;作者常引经据典,夹叙夹评,又熟悉老北京民俗与风土人情,能够“武书文说”,把剑侠图说成学问书。

  • 鬼神传

    〔清代〕

    鬼神传(又名《阴阳显报鬼神全传》、《鬼神传终须报》、《终须报》)。清代小说。丹柱堂刊本。四卷十八回。

  • 孽海花

    〔清代〕

    《孽海花》,长篇谴责小说之一,清朝金松岑、曾朴著。35回,最早见于《江苏》杂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后由曾朴续写而成于1928年前后。小说采用隐喻的手法,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突出虚伪造作和庸腐无能。

  • 五灯会元

    〔宋代〕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祐本于清光绪初年始由海外传归,卷首有普济题词,王庸序。卷末有宝祐元年武康沈净明跋。至正本比较流行,为明嘉兴续藏和清《龙藏》所本(清《龙藏》析为60卷)。《五灯会元》流传于世,不仅为内学者提供了禅史研究的丰富资料,而且也扩大了外学者的视野。

  • 亢仓子

    〔先秦〕

    即《庚桑子》,或称《洞灵真经》《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书中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则难窥其义。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

  • 古画品录

    谢赫 〔南北朝〕

    《古画品录》,中国画论著作,由谢赫所著,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

  • 隋唐演义

    褚人获 〔清代〕

    《隋唐演义》的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从四川还都去世而终,记说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作者是(清)。全书共一百回,六十六万五千字。

    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以隋末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

    《隋唐演义》既是中国古代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演绎历史风云、歌颂传奇英雄的经典之作。

  • 酉阳杂俎

    段成式 〔唐代〕

    《酉阳杂俎》唐代创作的笔记小说集。该作品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这本书的性质,据作者自序,“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

  • 新齐谐

    袁枚袁枚 〔清代〕

    《新齐谐》,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共二十四卷,清代乾隆末年所著。初名《子不语》,因元说部中有同名作品,后改名《新齐谐》。《新齐谐》中还有不少故事,表现了袁枚反对理学、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这在当时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 温病条辨

    吴瑭 〔清代〕

    《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故《温病条辨》被称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