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失相半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得谓全哉?”
  • 车载斗量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 擿奸发伏

    三国志·任苏杜郑仓传》自太祖迄于咸熙,魏郡太守陈国吴瓘、清河太守乐安任燠、京兆太守济北颜斐、弘农太守太原令狐邵、济南相鲁国孔乿,或哀矜折狱,或推诚惠爱,或治身清白,或擿奸发伏,咸为良二千石。”
  • 智均力敌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
  • 以人择官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以此推之,知国家以人择官,不为官择人也。”
  • 一心一意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一心一计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言过其实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 行师动众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 谈笑自若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后汉书·孔融传》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