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颜〔宋代〕

    字仲和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概子,邵弟。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

    英宗治平间知许州临川县(《元丰类稿》卷四五《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按:北宋无许州,疑当作抚州)。

    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提举广南东路常平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

    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同上书卷四○○),降知永州,徙泉州、濠州(同上书卷四○五)。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知邓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二)。

    崇宁元年(一一○二),知湖州(清乾隆《湖州府志》卷二七)。

    三年,移知庐州(同上书)。

    终中奉大夫、直秘阁。

    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今录诗七首。

    林邵〔宋代〕

    字才中,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概子,颜兄。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

    英宗治平间知南新县(《元丰类稿》卷四五《天长县君黄氏墓志铭》)。

    哲示元祐三年(一○八八),提点河西路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二),徙知光州(同上书卷四一四)。

    绍圣四年(一○九七),为淮南转运副使(同上书卷四九三)。

    元符间官吏部郎中(同上书卷五一一)。

    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知颍昌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四)。

    终宝文阁直学士。

    谥正肃(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九)。

    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六。

    今录诗三首。

    王安上〔宋代〕

    上,字纯甫,临川(今属江西)人。

    安石弟(《元丰类稿》卷四四《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为右赞善大夫、权发遣度支判官,权三司使(《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一九)。

    十年,权发遣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五)。

    元丰三年(一○八○),因事被追两官勒停(同上书卷三○八)。

    晚年管勾江宁府集禧观(《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二二)。

    林通〔宋代〕

    字达夫,富川(今广西钟山)人。

    仁宗时官御史,旋弃官,归隐富川豹山。

    神宗元丰四年(一○八一),在豹山一岩中题刻“潜德”,岩遂以名。

    清光绪《广西富川志》卷一○有传。

    今录诗二首。

    张彦卿〔宋代〕

    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知江阴县(清道光《江阴县志》卷一一)。

    周衮〔宋代〕

    抚州金溪人。仁宗嘉祐末进士。王安石奇其才,欲用之而议不合。以员外郎出知滕县,卒。

    释灵运〔宋代〕

    运,称宝印禅师,住越州云门山,乃青原下十世,大阳玄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四)。

    胡宗师〔宋代〕

    师,武进(今江苏常州)人。

    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土(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

    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为审官院主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

    元丰间为两浙路监司(同上书卷三三五),提点江浙等路坑冶铸钱(同上书卷三五○)。

    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以户部员外郎为成都府路转运副使(同土书卷四八一)。

    历知桂州、永兴军、郓州(同上书卷四九六、五○六)。

    今录诗二首。

    任贯〔宋代〕

    眉州(今四川眉山)人(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为试衔知县(《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九)。

    释本嵩〔宋代〕

    嵩,与杨杰有交往,事见《五灯会元》卷六。